有家鋼材貿易企業轉型做媒體、拍電視劇,說中央支持,地方上也有優惠政策,結果投了上千萬未果。5月25日,在由浙江省緊固件行業協會及“我的鋼鐵網”聯合舉辦的2012緊固件暨工業線材產業鏈高峰論壇上,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副秘書長于叩,以此事例勸誡鋼貿商,不能轉型盲目、跟風投資。
于叩指出,鋼鐵行業當前的困境是由國內外經濟形勢所決定的。中國經濟的發展正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入中速增長階段,“2012年乃至今后幾年,國民經濟難以有前幾年的大增速”,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會使鋼材消費強度和結構發生較大變化,鋼鐵工業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在這個大背景下,當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鋼企和鋼貿企業微利化經營乃至大面積虧損。一時間,“轉型”、“多元化”成了整個行業的熱詞。
據于叩舉例,曾有一家鋼貿企業轉型做媒體、拍電視劇,說是中央支持,地方上也有優惠政策,結果投了上千萬未果,而“前期搞鋼貿轉投房地產的現在看來也多數不成功”。
“從事這個行業這么多年,潮起潮落是正常的”,于叩對此指出,轉型、多元化是對的,但是不能盲目轉型、跟風投資。
“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是在江河走投無路情況下創造出來的美好景觀”,他還直言,每一輪經濟調整之后均會出現新的領軍人物和無數的成功商家,經過近兩三年的調整和提高,不少企業將更上一層樓。
“我的鋼鐵網”分析師賈良群也認同這一觀點,“現在說鋼鐵行業虧損,這個是正常的,因為宏觀經濟往下走,這個是必然的”,“中國的強大要經過這樣的歷練”,“一個工業強國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歷練出來的”,鋼鐵企業需要長時間的企業文化和細節的沉淀,而前期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企業根本沒有時間和動力去沉淀。
正如中國鋼結構協會線材制品行業分會專務副理事長沈世續以國內和日本的工業線材產品作比較時所說,鞍鋼和新日鐵的線材設備一樣,但實物質量上,新日鐵比鞍鋼高一個檔次,“因為他們管理上細節上做得好”。他建議中國企業主動打造出有穩定的市場需求、質量穩定、質量有個性化、深受用戶歡迎的精品,“產品質量穩定性不光是技術問題,更多是管理和細節問題”。
而于叩則建議企業加強行業協調,從信息、標準等方面加強溝通,逐步建立產業聯盟,使渠道、產供銷穩定,實現共贏,避免行業的無序競爭;提高產品質量和標準,適應下游消費標準要求的需求。